宸嘉发展背后的大股东连续两年巨亏,开盘直接跌停
天茂集团主要通过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保险业务,华瑞保险为保险中介平台,收入占比较小,公司99%的收入来自国华人寿。
2019年,国华人寿引入三家国资股东,成为一家民营主导,上市公司控股,国资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公司。
天茂集团从2022年之后,公司的净利润开始大幅度下降,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。
2021年天茂集团营收495.83亿元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.7亿元。
2022年天茂集团营收496.16亿元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.74亿元,同比下降了41.78%。
2023年天茂集团营收496.99亿元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6.48亿元,同比下降了337.82%。
根据天茂集团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:2024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46.39亿元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5至7.5亿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-5.3至7.53亿元。
换句话说,天茂集团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,亏损已经超过10多亿。
2025年4月29日,天茂集团发布公告:
1、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定于2025年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。因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要进一步补充提供,公司无法在2025年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,也可能无法在法定期限内(2025年4月30日)披露上述定期报告。
2、根据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》第8.3条规定,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的,深交所于相关定期报告披露期限届满后次一交易日,对该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实施停牌,停牌期限不超过两个月。
3、根据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》第9.4.1条规定: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,且在公司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披露,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。
因此,4月29日,天茂集团股价开盘后直接跌停。
再说说宸嘉发展。
宸嘉发展2020年11月成立,总部设在上海,主营业务包括地产开发、代建、商业运营、物业管理。
凭借国华人寿的支持,刘益谦控制的宸嘉发展4年时间就在地产领域开疆扩土,逆势成为地产新贵。
国华人寿与宸嘉发展之间的关系,不仅引发了投资者关注,也引起了地产行业的关注。
这些年,宸嘉发展在全国各地不断的拿地:
2022年6月,上海的集中供地中,宸嘉发展以联合体形式夺得上海该次土拍中最高总价地块(普陀长风社区地块),总价达63.7亿元。
2024年12月30号,宸嘉发展又以43.8亿元、40%的溢价率拿下上海徐汇龙华地王。
2025年4月23日,经过38轮竞拍,秦淮南部新城g07地块被长沙宸嘉新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(宸嘉发展)与南京南部新城会展中心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竞得,成交总价11.14亿元,楼面地价为32309元/㎡,溢价率7.1%。
除了正常的拿地外,宸嘉发展还接盘了深圳的多个旧改项目,例如深圳龙华大布头旧改项目(体量94万平米,甲级超高层写字楼+商业+超高层住宅)、深圳龙岗述昌围旧改项目(体量138万平米)、深圳宝安翻身旧改项目(体量149万平米)等。
曾经就有媒体发文说,宸嘉发展依靠国华人寿来实现地产的快速扩展,其本质就是恒大集团、宝能集团的升级版。
有宸嘉发展的员工这样说:公司玩的是“左手金融,右手地产”的手法。
根据报告显示,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业务:2022年为112亿元,2023年为194.84亿元,增幅73.96%。
可见,地产类投资,在天茂集团中还是占据一定的分量。
